2008-12-29

美國政府面臨的流動性陷阱危機

什麼叫做流動性陷阱?正式的解釋我連到維基,點一下可以看到。

我先從比較根本的部份談起。

在講流動性陷阱前,我們要先知道利率政策是怎麼運作的,過去我提到過,當市場過熱時,市場的資金過多,有形成通膨危機的可能性,所以政府會升息以緊縮市場上的資金。

為什麼升息可以緊縮市場上的資金?

因為市場的利率一但提高,就借貸需求者而言,資金借貸的成本就會增加,貸款要付出較高的利息代價,使得本來想要借錢投資的人再三考慮;此外,對於本來有資金,想要投入股市、或是投資交易的人來說,假使定存、公債就有高利率,而其他投資交易的報酬不一定會比定存、公債的利率高,而且還要背負相對的風險時,也會抑阻投資的意願,因些升息可以使得市場不致於過熱產生高度通膨的危機。
相對的,降息的目的就是要刺激經濟。因為市場熱度不足,政府調降市場利率,借貸需求者得以用更便宜的成本取得資金,所以借款的意願增加,而原本持有資金的人,因為存款利率太差,所以會向報酬較高的風險市場去謀求更高的報酬,因此使在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增加,活絡經濟。
所以,當市場的利率愈來愈高的時候,政府希望利用高利率使借錢的人變少、投資人也降低投資意願,讓資金會傾向於留在銀行裡面,不要一直跑到市面上,不要因為貨幣的不斷轉手、加速,造成市場上的資金總量過多,資金總量多的時候,炒上來的不只是股價,房地產、商品…萬物漲不停,帶來的就是通膨的負面效果,所以最好讓錢在市場上流動的速度減緩、貨幣總量下降。
而如果市場變冷了,資金動能也不足的時候,就要降息,讓借錢的人增加、投資人也傾向於存款以外的工具,把錢從金融機構中擠出來,讓錢的流動加速,使貨幣在市場上的總量得到擴充,市場上的錢夠多的時候,大家才願意消費。
.
這是升息、降息對貨幣市場供給影響的基本假設,也是大部份時間政府為什麼經濟過熱就大升息、經濟不佳就一直降息的主要原因,而就多數的情況來看,這一套方法是有效的,除了兩個例外:

1.停滯性通貨膨脹

2.流動性陷阱


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狀況,是政府希望降通膨,所以不斷升高利率,但通貨膨脹的情況卻不見改善,而流動性陷阱,則是政府希望促使資金出籠而降息,但利率已經降無可降,資金卻還是擠不出來。

停滯性通膨以前談過,這次不再說明,這次我們主要談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是在凱因斯著名的論述之一,最早就是針對1929年時的大蕭條,當時政府在大蕭條發生後,以低利率想刺激資金活絡,但整體社會氛圍很糟,廠商認為投資賺不到錢,所以也無心借錢投資,一般的儲蓄者雖然感覺利率低到不行,但如果把錢從存款中拿出來,又找不到真的可以投資的標的,所以錢一直困在金融機構裡面,社會缺乏對消費的需求,消費意願低落,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所以生產者也呈現一片悲觀的情況。
我們以台灣的例子來假設好了,剛剛有提到台幣的總發行量為1兆,目前市場上的M2有27兆,這是因為金融機機構扮演了一個流通者的角色,A擁有1000元,存入甲銀行後,甲銀行再把錢借給C,C擁有了1000元以後,向D買了1000元的東西,於是D擁有了1000元,他又存入了甲銀行中,然後甲銀行又再把這1000元借給E…
這樣來回轉手,所以貨幣在市場上的總額才會從1變成27,1變成27就是貨幣流動的效果,但如果現在進入了一個局面,甲銀行從A手中收到1000
元以後,卻沒有人要向甲銀行借錢,那貨幣總額會變成多少呢?
本來:A有1000元
接著:銀行得到1000元現金,A的1000元現金不見了,但多了1000元的存款,所以貨幣總額變成2000元
然後:因為沒有人借錢,所以總額在2000元就停了
缺乏了流動,1000元就無法變成27
倍,雖然利率極低,但對於本來的生產者來說,借錢投資生產出來的東西如果賣不好,就不會想要借錢投資,而對於存戶來說,雖然錢存在銀行的利息很糟,但提領出來後,又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比較好,所以利率再差也只想要放在銀行裡面,本來應該在社會上四處流通的活錢,變成了動都不動的死錢。
借錢的人不想借錢,存錢的人也不想領錢、大家都不想消費,而利率已經降到不能再降的情況,政府只好不斷發行新貨幣(M0),企圖補起這一個缺口,本來的市場規模是27兆,如果降溫到剩2兆,但資金又缺乏流動的話,2兆和27兆中間的缺口,只能由發行實體貨幣來彌補,但發行了實體貨幣,市場還是沒有流通意願的話,政府只好一直發錢,希望讓人們覺得資金很多,願意讓資金流通。但因為民眾對市場的未來還是抱有悲觀的心理,所以還是不動…
這種由心理預期所造成的資金像死水的情況,就是流動性陷阱。
.
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後來是因為從美國政府本來縮衣節食降低開支的政策,改採以凱因斯的擴大內需方案,才總算是解了套。
30年代本來美國政府是在想,因為環境愈來愈差,所以政府、民間都更省一點,多少等錢愈存愈多,經濟就會好了,但這個邏輯卻與市場資金運作的方式相反,愈撙節開支,資金的流動愈緩,反而在市場上的貨幣總額更小、各種資產愈沒有投資價值,愈省反而愈蕭條,後來改以凱因斯的政策,擴大國家經濟建設,政府先花錢到全國進行各種建設方案,而這個方案創造許多勞力需求,這些勞力需求也因為有了收入以後,所以開始慢慢的有了消費信心,進一步的,當社會最底層有了收入,敢於消費之後,資金在市場上的流動反而慢慢的活了起來,當流動慢慢的加速之後,貨幣的乘數擴大,貨幣的總額增加,各種資產的價值也隨著慢慢的上漲、恢復,市場跳出流動性陷阱,從不景氣中復原。
此外,另一個例子就是1985年的日本,在經濟泡沫後政府不斷的降息,一路降到0利率,但市場就是投資意願低落,車市、房市、股市交易清淡、民眾不願消費,有錢就是定存、買年金、儲蓄險,全國一片情緒低迷,公債也沒人要交易(跟台灣很像吧),這也是一個降息到極低,但資金動能卻無法改善的情況,流動性陷阱的例子。
一直到2000年,日本政府實施公債定期買回策略,同時扮演造市者與交易對手,因為公債開始出現了流動,所以日本民眾開始有了交易公債的意願,資金慢慢的開始增加流動,再加上小泉純一郎本身具有的政治魅力帶動了日本人低迷的信心(當然,他也是一個蠻有爭議性的政治領袖),日本的消費、股市才慢慢的提升,也因此才有2004~2006的日股行情。台灣的公債市場目前仍是低流動性的,過去兩年經常是開盤收盤同一價,一價到底的,連開盤都不知道有沒有必要的情況,很少人注意到最近台灣也有一些公債政策在改變,目的就是要把公債市場活絡化,讓台灣公債的買方不再只有長期持有到期這個目的,多少也有一點想改善台灣資金環境的目的在。
下面是早上先鋒投顧寄來,日本1985
年以來,面對流動性陷阱,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的大事記: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日本房市泡沫破裂之際,日本央行(BOJ)的做法:

1985-1989:日本房市及股市起飛,醞釀通貨膨脹
1989-1990年初:為抑制通貨膨脹,BOJ開始升息,股市下跌,但房價仍緩步上升;直至1990年8月,房市泡沫跟著破滅,BOJ停止升息。
1990-1993:泡沫破裂嚴重程度超乎想像,BOJ降息,並同步祭出財政政策(可注意下圖的赤字年成長率)。
1994-1996:日本經濟短期回春,利率持續維持低點,但財政政策驅緩。
1997-1998:日本加值稅(value-added)的提升+亞洲金融風暴的雙重衝擊。
1999-2000:BOJ利率降無可降,日本開始陷入長期的通貨緊縮狀態。
2000-2004:小泉首相上台,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BOJ定期購入長期政府公債。
2005年:日本人開始消費,GDP彈回2.8%增幅。
2006年
:日本終止量化寬鬆政策。
.....
所以,流動性陷阱是降息期間政府最害怕的事情,特別是利率降到降無可降的局面,特別耽心再度落入這個困境當中。本來多頭時期各國都是亞當斯密無為而治的信奉者,相信市場管制愈少愈好,但最近卻紛紛改變成為凱因斯的忠誠信徒,就是因為希望藉由凱因斯的智慧,將經濟從不景氣中拉回經濟發展的軌道中。
而這也是過去幾年學者本來呼籲政府管愈少愈好,最近卻紛紛要政府加強管制、對金融機構伸手救援的主要原因,從Y=C+I+G+(X-M)=GDP這條公式中,當民間的力量變弱了,只有G(政府,Gorvement)擴張支出可以快速拉得起這條公式的Y(國民所得)。
.
回到標題,為什麼美國正面臨流動性陷阱的危機?
流動性陷阱的危機有幾個主要的現象:
1.市場高失業率
2.民眾消費意願不佳,需求減少
3.貸款者放款意願低落
4.現金為王現象普及
5.利率降無可降
美國是全球最愛負債消費的國家之一,而大量負債消費的後果,就是資金緊縮時大量的破產發生,信用緊縮狀態造成資金大縮水,進一步的想消費也無能為力,目前利率已經降無可降,而美元的大幅升值也顯示寧可持有貨幣而不願持有其他商品的心態濃厚,失業率節節高升,和流動性陷阱已經靠的相當的近。
不過目前美國公債在市場上仍是搶手貨,這還不致於使美國一下子就掉到流動性陷阱的洞洞中,但美國不斷降息,意指持有美國公債的利潤也將愈來愈少,利息降無可降,代表投資性買公債的價差空間已經過了最好的時刻,而低利率又代表投資美國公債已經啃不了多少肉,未來投資人是否還樂於持有美國政府債券,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美國政府目前不斷的大灑錢,目的就是希望在掉入流動性陷阱以前,快速的爬出來,最近房屋抵押貸款申請數略有上升,看來好像是有一點奏效,但是短期現象,還是真的可以爬出這個蟻穴,仍然要一段時間仔細追蹤。這次的災難就像一個大黑洞,所有的東西不斷的被吸進其中,而破解黑洞的方法,就是以極強的能量發射入黑洞當中,中和黑洞的力場,目前全球不斷的灑錢、降息,就是希望以這股極強的資金能量來中和金融風暴的能量。

1 則留言: